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还在继续
栏目:中心动态 发布时间:2021-08-08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岁月中的升华。70多年来,在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持续激励下,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那样:“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面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保持“赶考”的清醒认识,努力交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深刻领会西柏坡精神的内涵要义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办公,在这里领导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进京“赶考”,最终用光明的新中国代替了黑暗的旧中国。西柏坡精神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应运而生的,深刻认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要义,对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即将完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眼前。党中央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必须使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考验。对此,毛泽东郑重提出“两个务必”的战略考虑,要求全党同志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两个务必”的提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含着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但国内外敌对势力却抛出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的预言。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性课题。他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执政宣言书,展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勇气,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胜信念。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学会生产和建设的本领迫在眉睫,如果缺乏生产工作的知识,将不能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也难以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毛泽东指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全党要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会一切不懂的东西,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国家而付出艰辛与努力。党对重视学习的重申,保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有能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也成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经验。


下一篇: 西柏坡精神

首页

电话

联系